中国卫生法制

水卫生:人类生存和文明延续的基石

 

克里特岛科罗索斯皇宫遗址中手持水具的侍女壁画。资料图片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与水相关的卫生发展则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条件,即水卫生的发展。水卫生的内涵包括洁净水的供给、污水处理、沐浴、防治与水相关的疾病等直接影响到人类健康的层面。水卫生的发展,一方面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另一方面受到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社会制度等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响。

在历史研究领域,水卫生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学术界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并获得较快发展。学者们一方面研究水卫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例如探讨欧洲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到近当代水卫生发展的历史;另一方面,注重探讨水卫生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尤其是水卫生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能动作用。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将研究触角延伸到具体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与水卫生相关的微观研究中,例如水卫生与人口增长、水和疾病的关系、水卫生与军事史、水卫生与城市史等。水卫生在全球史、文明史、技术史、环境史等范式或范畴下的研究也是备受关注的热点。相比之下,在中文学术语境中,水卫生是一个尚未被系统提及的概念,与国际学术界有较大的差距。

芬兰著名水卫生专家P.朱蒂教授指出,水供给和水卫生是人类与这个星球上大水文循环互动连接最初的交汇点。水卫生涵盖的领域十分宽泛,综合国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可将其内涵概括为清洁水的供应、污水处理、沐浴和水冲厕所等三个核心层面。

供水和清洁水是水卫生的第一个核心层面。人类社会早期,面对生存,人们首要解决的是水源问题。一旦定居下来,人类和水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获得清洁饮用水。为此,一方面要修筑供水设施,另一方面要对不能达到饮用要求的水进行净化。水井是人类最早的水净化设施,可以说是水卫生的起始。在中国、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等地的古老文明遗址中,都发现了水井。例如,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中国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水井,其主要功能是过滤当地苦涩的地下水。在今天位于巴基斯坦的青铜时代早期城市摩亨佐达罗,考古学家们发现了数以百计的水井。水井的使用,使得人类饮用水的来源更稳定、更清洁。罗马帝国时期修建了基于引水渠的城市供水系统,改变了城市居民传统的用水方式,也由此带动社会的变革,促进了城市水卫生事业的发展。罗马帝国时期的城市集中供水原理至今仍然被广泛采用。

污水处理则是水卫生的第二个核心层面。污水不仅会污染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而且会导致疾病流行。因此,有学者指出,城市扩张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们力求防范疾病、处理污物的历史。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在公元前4000年—前2500年位于今天伊拉克境内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一些城市中,街道上已经有很多排水沟。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希腊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遗址、在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遗址中,都有完整的排水系统被发现。在苏格兰的一些村庄中,考古学家也发现了与米诺斯文明同时期完整的排水系统。在中国,河南平粮台遗址中也发现了距今4000年左右的陶质排水管道,说明中国也有较早的排水历史。这些排水系统排泄雨水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排泄生活污水。到罗马帝国时期,污水排放从技术到制度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是城镇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世纪,由于缺乏必要的污水处理设施,尤其是下水道,诸多欧洲城市遍地污水、粪便、垃圾,由此带来了包括鼠疫在内的流行性疾病,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在英国伦敦,14世纪每隔一二十年就会有一次大的鼠疫传播;1563年鼠疫传播夺去了1.75万人的生命;1665年大鼠疫暴发更是夺去了8万人的生命。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很多工业城市仍然是粪便、污水遍地,臭气熏天。1832年伦敦再次暴发霍乱,共有3.2万人染病身亡,随后的十多年间,霍乱一直没有停止。尽管这一时期人们还不知道污水与霍乱之间的关系,但是伦敦严重的水污染还是触动了人们对城市管理制度以及道德层面的思考,也因此成为基督徒们以宗教名义大声疾呼的话题。1846年,伦敦大主教向上议院提出了《公共浴场与浴室方案》并获得通过。1858年,由约瑟夫-巴扎尔盖特主持修建的伦敦大排水系统历时20年完工,解决了伦敦的污水排放问题,使伦敦成为一个令其他欧洲城市羡慕的干净城市,初步解决了困扰这个城市发展的顽疾。由于水卫生事业的进步,伦敦城市中居民患病率下降,人口增长加快,到20世纪前后伦敦人口每十年平均增长达到100万。